八年 026;上冊語文知識點Č03;ĩ02;(上)
01
第一單Ð03;
第1課 《消息二則》
1.文學常識
�032;聞兩則》0316;者毛澤東,偉大0340;革命家、軍事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書法家,032;中國0340;締造者。代表0316;品《沁園春雪》 《長征》 《論持037;戰》等。
2.文章0340;思想內容
�我三十萬大軍勝033;南渡長江》0316;者以感性0340;筆調簡潔地報道É02;渡江0340;過程,歌頌É02;解放軍0340;英雄氣概,也從側麵反映É02;國民黨軍隊人心渙散,毫無鬥誌。
�人民解放軍0334;萬大軍橫渡長江》032;聞報道É02;人民解放軍0334;萬大軍成功渡江0340;消息,歌頌É02;我軍0340;英雄氣概,展034;É02;人民解放軍0340;英雄氣概,極大地鼓舞É02;全國人民和全軍官兵,對瓦解敵軍鬥誌,鼓舞我軍士氣起É02;巨大0340;0316;用。
3.關鍵字
武湖(w)Ă02;敗(D)總督(d)和綏靖(su jn03;)以威懾{\
ā03;毀(xi)ā03;毀(jin)ā03;毀堡壘(si)(於)光明正大(dn03;)
第2課 《首屆諾貝爾獎頒0332;》
1.文學常識
諾貝爾獎於1900年用瑞典著名化學家、硝化甘油炸藥發明者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創立,首次頒發於1901年。諾貝爾獎分為五個獎項:物理、化學、生理學或醫學獎、文學獎和和平獎。
032;聞
它是一種用概括性的敘述方式,相對簡潔的文字,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的有價值的事實的寫作風格。一般來說,032;聞由五部分組成:標題、引言、正文、背景和結論。
2.文章0340;思想內容
這篇文章是路透社的一條032;聞。介紹了第一屆諾貝爾獎的時間、地點、獲獎者和原因,並對諾貝爾獎的來源、管理和評價進行了說明。這是典型的032;聞報道。
3.關鍵字
被028;(bn)巨額0210;裁(zh n03; c i)遺囑(zh)
第3課 《“飛天”淩空》
1.文學常識
032;聞特寫
是指一種032;聞體裁,采用特寫的手法,以視覺描寫為主要表現手段,截取032;聞事件中最有價值、最生動、最感人的片段和部分,並加以放大,從而生動再現典型人物、事件和場景。它通過一個片段、一個場景、一個鏡頭,將事件或人物形象化。
報道。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采用特寫0340;形式敘述É02;呂偉跳水0340;過程以及產生0340;反響,再現É02;“5136”這一跳水動0316;0340;優美,具有濃Ö02;0340;文學色彩,表達É02;對運動員0340;讚美之情和身為中國人0340;驕傲之感。
3.重點字詞
淩(l㭮03;)空 翹(qi㡯)首 輕盈(y㭮03;) 由衷(zh卮03;)
悄(qi环)然 屏(b琮03;)息斂聲 眼花繚(li㡯)亂 震(zh㨮)耳欲聾
第4課《一著驚023;天》
1.文學常識
通訊
是運用敘述、描寫、抒情、議論等多種手法,具體、生動、形象地反映032;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032;聞報道形式。它是記敘文的一種,是報紙、廣播電台、通訊社常用的文體。
通訊的特點:嚴格的真實性;報道的客觀性;較弱的時間性;描寫的形象性;議論色彩較濃。
通訊的分類: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,特寫也是通訊的一種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抓0303;殲-15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一最具曆史意義0340;時刻,采用現場特寫0340;寫法,生動地再現É02;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%027;驚心動魄0340;一刻,流露出0316;者強烈0340;自豪之感。
3.重點字詞
凜冽(l琮 li㨯默契(q㬯殫(d䁮)精竭(ji㩯ҁ02; 민ju䁮)刻 桅(w㩩)杆 嫻(xi㡮)熟
02
第二單Ð03;
第5課 《國行公祭,為0305;世界和平》
1.文學常識
“鍾聲”,“中國之聲”的簡稱,暗中蘊含有“警世鍾聲”的寓意。它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署名,以“鍾聲”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後產生了較大影響。2014年2月27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,將每年的12 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決議的通過,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麵,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、捍衛人類尊嚴、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《國行公祭,為0305;世界和平》一文揭露了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0340;罪行。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銘記曆史,汲取曆史0340;教訓,喚起全民族、全人類對和平0340;向往、追求和堅守。
3.重點字詞
0305;(y㲵) 國殤(sh䁮03;) 初衷(zh卮03;) 慘絕人寰(hu㡮) 殺戮(l㹯
篡改(cu㠮) 囈語(y㬯振聾0332;聵(ku㬯遁形(d㹮) 矢誌(sh琯
第6課《藤野先生》
1.文學常識
《藤野先生》選自《朝花夕拾》,魯迅,原名周樹人,字豫才,浙江紹興人。我國偉大0340;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“魯迅”0332;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0333;話小說《狂人日記》,奠定了032;文學運動0340;基礎。中篇小說《阿Q正傳》,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0340;傑0316;。代表0316;小說集《狂人日記》《呐喊》《彷徨》,雜文集《墳》《熱風》《華蓋集》,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通過回憶0316;者在日本留學期間同藤野先生交往0340;生活片段,讚揚了藤野先生正直熱忱、治學嚴謹、沒有狹隘0340;民族偏見0340;高尚品質,表達了0316;者對藤野先生真摯和深沉0340;懷念,同時追憶了0316;者棄醫從文0340;經過,表達了0316;者同反動派鬥爭到底0340;決心和崇高0340;愛國主義淨勝。
本文線 034;
明線:0316;者與藤野先生0340;交往 暗線:愛國情
3.重點字詞
畸(j䫯𝢠不遜(x㹮) ł03;(f䓩)紅 0332;髻(j㬯蘆薈(l032;hu㬯驛(y㬯ҁ03;뙀
教誨(hu㬯芋梗(y㹠03;䛮03;)湯 杳(y环)無消息 油光可鑒(ji㠮)
抑揚(y㬠y㡮03;)頓挫
第7課《回憶我0340;母親》
1.文學常識
文題中0340;“回憶”是“回顧”0340;意思,“我0340;母親”即指0316;者朱õ03;0340;母親——鍾太夫人。本文是朱õ03;在得到母親去世0340;消息後寫0340;一篇感情真摯、文筆樸實0340;回憶錄。題目點出了文章0340;主要內容。
常見0340;線 034;:1.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轉換為線 034;;2.以具體0340;事物或事物特征為線 034;;3.以人物或人物特征為線 034;;4.以中心事件為線 034;;5.以思想感情為線 034;。
(每一部敘事性文學0316;品都有一條或一條以上0340;線 034;,但主要線 034;一般隻有一條,Ó03;線都要圍繞主線展開。)
回憶錄
是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曆和038;會活動0340;一種傳記文體。其主要特點有:內容真實可靠,不能虛構;一般采用第一人稱0340;敘述方式,可以寫一件事0340;全過程,也可以記錄某些生活片段;以敘述為主,可以兼有描寫、抒情和議論;語言表達上追求樸 032;自然,不求華麗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0316;者回憶了母親勤勞0340;一生,歌頌了母親勤勞儉樸、寬厚仁慈、堅強不屈0340;優秀品質。敘述了母親對自己0340;教育和影響,抒0332;了對母親0340;深切懷念和務必崇尚0340;感情,表達了自己要以盡忠於民族和人民、盡忠於黨0358;報答母親0340;決心。
3.重點字詞
佃(di㠮)農 儀隴(l璮03;) 溺(n㬯私塾(sh㺯和藹(玩) 妯娌(zh㳵 l琯
庚(03;䓮03;)子 哭泣(q㬯豪紳(sh䓮) 衙(y㡯 蠻橫(h㨮03;) 慰勉(w㨩 mi玮) 不輟(chu㲯0316;
第8課《列夫ⷦ爾031;泰》
1.文學常識
列夫ⷦ爾031;泰是俄國偉大0340;0316;家,其代表0316;品有《安娜ⷥ᥈琳娜》《戰爭與和平》《複活》等。文章以中心人物為題,點明了寫0316;對象,起到了提綱挈領0340;0316;用。
茨威格,奧地033;0316;家、評論家,被稱為“打開弗洛伊õ03;危險閘門0340;心靈獵手”。擅長寫小說、人物傳記,以描摹人性化0340;內心衝動著稱。他0340;小說多寫人0340;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0351;下0340;命運遭際。他0340;0316;品以人物0340;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,擅長用某種戲劇性0340;情節。代表0316;品有《三0316;家》《羅曼ⷧ《一個陌生女人0340;0358;信》《象棋0340;故事》《成功0340;秘訣》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是一Ó03;列夫ⷦ爾031;泰0340;“肖像畫”,它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031;泰獨特0340;外貌特征,更為我們揭034;了托爾031;泰深邃0340;精神世界,字裏行間洋溢著0316;者對托爾031;泰0340;無限崇敬和讚美之情。
3.重點字詞
胡髭(z䫯長髯(r㡮) 蒙昧(m㨩) 粗糙(c䁯) 正襟危坐(j䫮) 鬈0332;(qu㡮) 0367;儒(zh嫠r㺯黯(㠮)然失色 滯(zh㬯ҁ03; 犀(x䫯退
粲(c㠮)然 鋥(z㨮03;)亮 廣袤(m㠯)無垠 鄉紳(sh䓮)
第9課《美麗0340;顏色》
1.文學常識
艾芙ⷥ𑅨㏯優秀0340;音樂教育家和人物傳記0316;家。主要0316;品《居裏夫人傳》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記敘了居裏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0340;時間提取“鐳”0340;艱難過程,深情地歌頌了居裏夫人對科學研究0340;堅守和樂觀0340;態度。
3.重點字詞
燥熱(z㠯) 熾(ch㬯ҁ03;𑠧 製(li㠮) 窒息(zh㬯驟雨(zh㲵) 吹噓(x嫯
咽喉(y䁮) 熔化(r㳮03;) 殘渣(zh䁯瀝青(l㬯熒光(y㭮03;) 輪廓(ku㲯
03
第三單元
第10課《三峽》
1.文學常識
酈道元,字善長,北魏地理學家。所撰《水經注》,名為注釋《水經》,實則以《水經》為綱,廣泛補充發展,自成巨著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以凝練、生動的筆墨,描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、清幽秀麗的景色,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。
3.重點字詞
字音:
闕( qu䓠)處 襄(xi䁮g)陵 屬(zh甯沿溯(s㹯
飛漱(sh㹯禦(y㹯⨠猿(yu㡮)鳴 曦(x䫯 素湍(tu䁮)
長嘯(xi㠯) 酈(l㬯元 林寒澗(ji㠮)肅 重岩疊嶂(zh㠮g)
通假字:
略無闕處(通“缺”,空隙、缺口。)
古今異義:
或王命急宣(古義:有時。今義:或者。)
雖乘奔禦風(古義:即使。今義:雖然。)
至於夏水襄陵(古義:是兩個詞,動詞“至”和介詞“於”。今義:連用在一起,表示另提一事。)
一詞多義:
自峽三峽七百裏中(介詞,在)
自非亭午夜分(連詞,假如,如果)
沿溯阻絕(動詞,斷絕)
絕 多生怪柏(形容詞,極高的)
衷轉久絕(動詞,消失)
詞類活用:
雖乘奔禦風,不以疾也(動詞用作名詞,飛奔的馬)
回清倒影(形容詞用作名詞,清波)
空穀傳響(名詞作狀語,從空曠的山穀)
特殊句式:
省略句:
清榮峻茂(分別省略了主語水、樹、山、草)
有時朝發白帝(“白帝”前省略了介詞“於”,意思是“從白帝城”)
4.重點問題
(1)作者是怎樣抓住特征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?
文章先總寫三峽形貌,接下來分寫三峽四季不同的景色。因為三峽的夏天以水為主要特色,故而文章寫夏水以“朝發白帝,暮到江陵”“乘奔禦風,不以疾也”表現長江洶湧澎湃、一瀉千裏的迅猛;寫三峽春冬之景,突出其“清榮峻茂”的特色,顯露出大自然的無限生機,令人心曠神怡;寫三峽的秋天,則通過描寫“林寒澗肅”、高猿哀鳴且回聲久遠的情景,有意突出了三峽秋天的淒清悲涼的氣氛。
(2)結尾引用了漁歌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。”怎樣理解這一歌謠的作用?
探究1:本文融情於景,最後以淒涼的漁歌作結,是為了表現山水雖佳,但世上猶有勞苦和貧窮的人,從側麵表現了當時三峽漁民、船夫的悲慘生活。
探究2:文章結尾引用漁歌,是為了表現猿鳴之哀,渲染秋天的肅殺氣氛。
探究3:結尾引用漁歌,從結構上看照應了前文,總結了全文,升華了文章中心。
第11課《短文兩篇》
1.文學常識
陶弘景,字通明,號華陽隱居,人稱“山中宰相”,南朝齊梁時思想家,著有《陶隱居集》等。
蘇軾,北宋著名文學家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與父蘇洵、弟蘇轍,合稱“三蘇”。他擅長詩詞、散文,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有文集《東坡全集》傳世。代表作品有《赤壁賦》《飲湖上初晴後雨》等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《答謝中書書》:
本文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,並通過借古證今,強調了“山川之美,古來共談”的觀點,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。
《記承天寺夜遊》:
本文通過對庭院月光的描寫,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,傳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境:貶謫的悲涼、人生的感慨、賞月的欣喜、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在其中。
3.重點字詞
字音:
夕日欲頹(tu㭯沉鱗競躍(yu㨯與其奇者(y㹯未寢(q琮 )
相與(y甯遂(su㬯藻(z环) 荇(x㬮g)
竹柏(b玩) 猿(yu㡮)
古今異義:
四時俱備(古義:季節 今義:某個時候)
曉霧將歇(古義:消散 今義:停止、休息)
夕日欲頹(古義:墜落 今義:衰敗,萎靡)
蓋竹柏影也(古義:大概是 今義: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)
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(古義:清閑的人 今義:指與事無關的人,多含貶義)
念無與為樂者(古義:考慮,想到 今義:想念)
月色入戶(古義:單扇的門 今義:主要指人家)
一詞多義:
未複有能與其奇者(動詞,參與,文中指置身其中)
念無與為樂者(動詞,和)
詞類活用:
五色交輝(名詞做動詞,輝映)
夕日欲頹(形容詞做動詞,墜落)
相與步於中庭(名詞做動詞,散步)
特殊句式:
判斷句:
蓋竹柏影也(“……也”表判斷)
省略句:
解衣欲睡(省略主語“餘”)
倒裝句:
相與步於中庭(狀語後置,應為“相與於中庭步”)
4.重點問題
(1)《答謝中書書》寫景是如何體現動靜相襯之美的?
一是形體的動與靜,高峰為靜,流水為動。二是光色的動與靜,林青竹翠為靜,五色交輝為動。三是聲響的動與靜,日出霧歇為靜,猿鳥亂鳴為動;日落山暝為靜,遊魚躍水為動。以上各種景物,交相作用,互為影響,構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。
(2)你是如何理解蘇軾所說的“閑人”的含義?
“閑人”並非閑極無聊、無所事事而包含著複雜的意味:首先,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;其次包含了作者鬱鬱不得誌的悲涼心境,在政治上雖有遠大抱負,但卻被一貶再貶,是一個被貶的閑
第12課《與朱元思書》
1.文學常識
吳均,南朝梁文學家。吳均長於描寫山水景物,風格峻拔清新,時人紛紛效仿,稱為“吳均體”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本文作者從行船遊江的實見實感出發,由遠及近地著力描繪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,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的厭倦、對功名利祿的鄙視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。
3.重點字詞
字音:
縹(pi环)碧 急湍(tu䁮) 軒邈(xu䁮 mi环) 泠泠(l㭮g)
嚶嚶(y䫮g) 鳶(yu䁮)飛 戾(l㬯䩠經綸(l㺮)
窺(ku䫯退
通假字:
蟬則千轉不窮(通“囀”,鳥鳴,文中指蟬鳴)
窺穀忘反(通“返”,返回)
古今異義:
一百許裏(古義:附在整數詞之後,表示約數。 今義:應允,或者,可能。)
鳶飛戾天者(古義:至,到達。 今義:罪過,乖張。)
經綸世務者(古義:籌劃,治理。 今義:比喻規劃、管理政治的才能。)
一詞多義:
猿則百叫無絕(動詞,窮盡、斷絕)
天下獨絕(形容詞,絕妙)
負勢競上(動詞,向上生長)
橫柯上蔽(名詞做狀語,在上麵)
直視無礙(形容詞,一直)
爭高直指(形容詞,筆直)
一百許裏(數詞,指十個十)
猿則百叫無絕(數詞,極言其多。這裏指不停地,相當於副詞。)
直視無礙(副詞,沒有)
猿則百叫無絕(副詞,不)
詞類活用:
負勢競上(名詞做動詞,向上生長)
互相軒邈(形容詞做動詞,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)
任意東西(名詞做動詞,向東或向西)
風煙俱淨(形容詞做動詞,消淨,散淨)
橫柯上蔽(方位名詞做狀語,在上麵)
猛浪若奔(動詞做名詞,飛奔的馬)
望峰息心(動詞使動用法,使……平息)
特殊句式:
省略句:
從流飄蕩,任意東西(省略主語“小船”)
急湍甚箭(省略介詞“於”,應為“急湍甚於箭”)
倒裝句:
鳶飛戾天者(後置定語,應為“飛戾天之鳶者”)
4.重點問題
(1)“鳶飛戾天者,望峰息心;經綸世務者,窺穀忘反”這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
作者觸景生情、以情明誌,既從側麵表現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,又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讚美、留戀以及鄙棄功名、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。
(2)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山中的各種聲音,有什麽作用。
作者描寫了山中的各種聲音,表麵上看來熱鬧異常,其實卻是以鬧寫靜,顯示出山深無人的幽靜。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會,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。為後文的“鳶飛戾天者,望峰息心;經綸世務者,窺穀忘反”埋下伏筆,強調大自然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,也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。
第13課《唐詩五首》
1.文學常識
律詩: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,屬於近體詩的一種,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。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。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,共四聯,第一聯(第1,2句)稱“首聯”;第二聯(第3,4句)稱“頷(h㠮)聯”;第三聯(第5,6句)稱“頸聯”;第四聯(第7,8句)稱“尾聯”。
王績,字無功,號東鎬子,唐代詩人。
崔顥,唐代詩人。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《黃鶴樓》,據說李白為之擱筆,曾有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顥題詩在上頭”的讚歎。
王維,字摩詰,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,與孟浩然並稱“王孟”。書畫特臻其妙,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。蘇軾評價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
李白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盛唐詩人,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。被稱為“詩仙”,與杜甫並稱為“李杜”。其詩風雄奇豪放,想象豐富。他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。
白居易,唐代著名詩人,字樂天,自號香山居士,祖籍太原。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,諡號“文”,世稱白傅、白文公。白居易又被稱為“詩王 ”“詩魔”。
2.文章思想內容
《野望》: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,抒發了惆悵、孤寂的情懷。
《黃鶴樓》: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,通過泛覽眼前景物,即景而生情,寂寞之感,加之神話傳說的觸動,抒發了吊古懷鄉之情。
《使至塞上》:敘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艱苦行程,以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塞外壯闊綺麗的景象及到達邊塞訪問的情況,表達了詩人出使邊塞的悲壯情懷和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情。
《渡荊門送別》: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,展現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,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,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。
《錢塘湖春行》: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“行”字。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,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止。開頭寫“水麵初平”是孤山寺所見之景,中間寫遊程中所見,最後用“綠楊陰裏”寫白沙堤之景,明麗輕快。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。
3.重點問題
(1)《野望》中尾聯運用典故有何表達作用?
借“采薇”的典故,表現詩人知音難覓、孤獨無依的苦悶與惆悵之情。
(2)《黃鶴樓》中詩歌運用典故有何作用?
詩的前四句從傳說入筆,寫由黃鶴樓而生發的聯想,敘昔人乘黃鶴,杳然已去,給人以無限飄渺的感覺,其實蒼莽,為黃鶴樓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。
(3)《使至塞上》中怎樣理解“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”的含義?
詩人以“蓬”“雁”自比,說自己像隨風飄飛的蓬草一樣飛出“漢塞”,像振翅北飛的“歸雁”一樣進入“胡天”,暗寫出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激憤和抑鬱。
(4)賞析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兩句。
這兩句形象地描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。“直”字和“圓”字,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,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。融情於景,寓悲涼之情於壯美景色之中,從側麵烘托了守邊將士淒涼艱苦的生活環境,借以反映他們不畏艱苦,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。筆力蒼勁,意境雄渾,視野開闊,充分體現了王維“詩中有畫”的特色。
(5)怎樣理解“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”?
詩人用遠景勾勒出一幅氣勢雄渾的萬裏長江圖。一個“隨”字,將群山與平野位置的逐漸變換、推移,生動再現出來,給人以空間的流動感。“入”字寫出遠處水天相接,仿佛江水流入原野,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。詩句也蘊含著詩人喜悅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氣。
(6)賞析“幾處早鶯爭暖樹,誰家新燕啄春泥。”
“鶯爭暖樹”“燕啄春泥”寫出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美。這句話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,句式整齊,結構對稱,節奏鮮明,熱情地讚美了具有無限生機的大自然,從而體現了詩人無限喜悅的心情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